請求方法 (method) 是瀏覽器或前端應用程式用來向伺服器溝通的動作類型,例如:「我要拿資料」、「我要新增資料」、「我要刪掉某筆東西」。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「語意」,告訴伺服器該怎麼處理這次的請求。
常見請求方法
方法 | 英文全名 | 說明 | 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GET |
Get Resource | 取得資料,不會改變伺服器的狀態 | 打開網頁、搜尋資料 |
POST |
Post Resource | 送出資料,通常是新增或登入 | 表單送出、註冊 |
PUT |
Put Resource | 取代整筆資料 | 編輯整個使用者資料 |
PATCH |
Patch Resource | 修改部分資料 | 更新 email、密碼 |
DELETE |
Delete Resource | 刪除資料 | 刪除留言、刪除帳戶 |
而前後端的互動可以參考以下流程圖:
graph TD A["使用者發出請求"] --> B["請求中包含請求方法與目標網址"] B --> C["瀏覽器送出 HTTP 請求"] C --> D["收到請求並比對路由與方法是否相符"] D --> E{"是否有對應處理函式?"} E -- 有 --> F["執行對應函式"] E -- 沒有 --> X["回傳錯誤訊息"] F --> G["後端從 request 讀取對應資料來源"] G --> H["處理業務邏輯"] H --> I["回傳回應"]
使用方式
Flask 預設請求方法為 GET
,毋需特別設定,Flask 都會以 GET
方法處理資料。以首頁為例,打開首頁後,可以看到後端顯示成功的訊息外,還顯示了請求方法為 GET
:
1 | * Running on http://127.0.0.1:5000 |

圖 1:首頁畫面
延續之前計算數字平方的功能,我們將數字 20
輸入在輸入框後按下按鈕,也可以看到使用的方法為 GET
:
1 | INFO:werkzeug:127.0.0.1 - - [29/Aug/2025 16:32:12] "GET /getSquared?number=20 HTTP/1.1" 200 - |
但如果直接在前端將表單請求方法修改為 POST
1 | <form action="/getSquared" method="POST"> |
重新按下按鈕後會出現以下化

圖 2:方法錯誤訊息
後端同樣也會跳出 405 錯誤訊息:
1 | INFO:werkzeug:127.0.0.1 - - [29/Aug/2025 16:32:44] "POST /getSquared HTTP/1.1" 405 - |
原因在於後端並沒有設定是以 POST
方法處理資料因而報錯。那麼此時如果直接修改:
1 |
|
這樣也會出現問題,原因在於如果使用 POST
後,取得要求字串的方法就必須用 request.form.get
而非 request.args.get
。
1 |
|